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湖湘文学

湖湘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> 第362章 僵持

第362章 僵持(1 / 2)

潼关的风,总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郁。

它卷过黄河岸边的芦苇荡,掠过城墙上斑驳的箭痕,最终落在对峙的两军阵前。

汉军的玄甲与曹军的黑铠在旷野上绵延数十里,旌旗如林,刀枪映着日光泛出冷芒,几十万大军的威压,让空气都仿佛凝固成了铁。

可奇怪的是,这般剑拔弩张的局势下,真正的大规模交战却寥寥无几。

每日清晨,汉军会列阵于潼关城下,曹军则在数里外摆开阵势,双方遥遥对望,鼓声震天却鲜有冲锋;

待到日落时分,又各自收兵回营,只留下巡哨的斥候在旷野上穿梭。

这般僵持,像一场没有尽头的拉锯,磨的不仅是士兵的锐气,更是双方的粮草与耐心。

中军大帐内,刘浪正对着舆图出神,案上堆着厚厚的军报,最显眼的一份,是粮草官送来的消耗清单。

几十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,光是粟米就要消耗数十万石,再加上战马的草料、士兵的甲胄修补、箭矢的补充,每一天的花费都是一个足以让寻常诸侯心惊肉跳的天文数字。

“将军,曹军今日又派了小队骑兵来刺探我军的军情,被我们的斥候击退了。”

副将进来禀报,语气带着几分不耐,“这曹操天天派人骚扰,却不肯正面交战,实在是磨人!”

刘浪抬眼,目光平静:“他不是不肯,是在等。就像我们一样,在等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机会。”

他走到帐外,望着远处曹军大营的方向,缓缓道,

“两军交战,除非一方有绝对优势,自认为可以一鼓作气打垮对方,才会不顾一切的冲击对方的防线,否则大多时候都是这般僵持。

就像两个顶尖的武将对阵,不会一上来就拼尽全力,而是先试探虚实,寻找对方的破绽。”

这番话,同样在曹军大营内上演。

曹操手持马鞭,指着潼关的方向,对身边的谋士程昱道:

“刘伯涛这小子,倒是沉得住气。连日来,孤派了几波人去试探,他都只是固守,不骄不躁,看来是想跟孤打持久战。”

程昱捋着胡须,点头道:“主公所言极是。

刘浪深知我军粮草运输不易,想以潼关之险拖垮我们;

而我军则是想引诱他出兵,寻找机会破城。双方彼此拉扯,就看谁先顶不住了”

这拉锯战,比的就是谁更能耐得住寂寞。

寂寞,是这场对峙最磨人的底色。

士兵们每日除了操练、站岗,便是在营中等待,偶尔与斥候的小规模交手,成了唯一的调剂。

有老兵会坐在营门口,擦拭着手中的兵器,回忆着家乡的妻儿;也有年轻的士兵,会对着潼关的方向发呆,不知道这场仗还要打多久。

但刘浪与曹操都清楚,这份寂寞背后,是暗流涌动的杀机。

他们像潜伏在暗中的猎人,双眼紧盯着猎物,哪怕是对方阵脚的一丝松动、粮草运输的一点延迟、甚至是天气的细微变化,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。

强如杀神白起,当年率领秦军与赵军对峙三年,硬生生熬到赵军换将、粮草断绝,才抓住机会,一举全歼赵括的四十万大军。

刘浪不是白起,曹操也不是赵括,两人都是当世一流的兵法大家,深谙“兵者,诡道也”的道理,更明白“急于求成”四个字背后的凶险。

有一次,胡车儿忍不住请战,拍着胸脯说要带一支骑兵冲垮曹军的阵型,却被刘浪拦住了:

“大车,你可知曹操为何敢把大军摆在这?他就是在等我们冲动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