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看向王会计:“蒸笼的钱,我批了。第一批先订五百个。”
然后他又转向赵大刚:“你的人不够,就去劳务市场招!我给你授权,组建一支‘早餐突击队’,专门负责这件事。我不要过程,一周之后,我要看到第一份销售报告。”
赵大刚看着李子明,他想说点什么,但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。他拿起桌上的一杯水,一口气喝完。
“行。我去干。”
三天后,海城的大街小巷,出现了一群穿着峰牌工作服的人。
他们两人一组,目标明确,就是那些冒着热气的早餐摊。
魏东是赵大刚手下的一员猛将,他带着一个新来的小伙子,堵住了一个正在炸油条的摊主。
“老板,生意兴隆啊。”魏东递上一根烟。
摊主忙得头也不抬:“不买东西别挡着我。”
“我们不是来买东西的,是来给你送财神的。”魏东也不生气,他把一个崭新的不锈钢小蒸笼放在摊主的案板上。“老板,这个,送你的。”
摊主停下了手里的活,看了看那个蒸笼,又看了看魏东。“送我的?黄鼠狼给鸡拜年?”
“我们是峰牌厂的。”魏东指了指工作服上的标志,“我们新出了一款瓶装豆奶,叫‘家常味道’。用东北的非转基因大豆磨的,味道比你自己磨的都香。你只要答应卖我们的豆奶,这个蒸笼就白送你。以后每天早上,我们派车给你送到摊上,你放蒸笼里加热就行,卖一瓶,你赚三毛。月底我们还根据你卖的数量,给你现金返点。”
摊主拿起一瓶样品,拧开尝了一口。
他的表情变了。
“行。那蒸笼我留下了。明天早上你们几点送货?”
同样的一幕,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。有的摊主爽快,有的摊主怀疑,但当那个亮闪闪的蒸笼和实实在在的利润摆在面前时,很少有人能拒绝。
一周后,厂长办公室。
王会计拿着一张报表,手都在抖。
“老李,你来看……”
赵大刚也凑了过来,他刚开完销售动员会,嗓子都哑了。
报表上,一个惊人的数字写在那里。“家常味道”豆奶,在过去七天里,通过海城和省城的一千三百多个早餐摊点,总共卖出去了三十万瓶。
这个数字,超过了“东方新茶”和“甜心果汁”之前试销一个月的总和。
“疯了,都疯了。”王会计喃喃自语,“光是给摊主的返点,这个月就要支出去小十万。这哪是卖东西,这是烧钱啊。”
“烧钱?”赵大刚一拍桌子,“老王你懂什么!这叫抢占市场!你知道现在外面怎么说我们豆奶吗?方便,好喝,干净!好多家长现在早上宁愿多花几毛钱,也要给孩子买一瓶我们的热豆奶。我们这不是烧钱,是烧出了一条护城河!”
李悦推门进来,她手里拿着一张设计图。
“李总,这是我为豆奶项目做的宣传方案,‘峰牌豆奶,活力早餐’。我们的宣传重点,就是健康、营养、方便。”
就在这时,办公室的电话响了。
是负责城东市场的销售员打来的。
赵大刚接了电话,脸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