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到了现场,媒体记者肯定都安排好了。他们当场问您对这个项目的看法,您怎么回答?您说支持,等于为这个有巨大隐患的项目背书,将来出了事,这口锅就是您的。您如果说反对或者研究一下,那就是在新官上任的第三天,公开打了许县长的脸,未来的工作,必然处处掣肘。”
“那依你看,我们应该怎么走?”
李如玉问道,语气里已经带上了倚重。
曲元明拿过一张空白的a4纸和一支笔。
“书记,想要破局,我们就要跳出他们设定的路线,主动出击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他在纸上写下三个字——红旗厂。
“第一站,我们不去样板间青石乡,我们去已经停产半年、工人都在上访的县属红旗机械厂。这是江安县最疼的一块骨头,也是前几任领导都不敢碰的硬骨头。您上任第一站就去这里,本身就是一种姿态。您去倾听工人的声音,解决他们的问题,这比看一百个先进典型,更能收获人心,树立威信。”
接着,他又写下——城关镇,老城区。
“第二天,我们不去山里跑冤枉路。我们就在县城,不打招呼,随机走进几个老旧小区,看看下水管道,问问棚改意愿。民生,才是最大的政治。”
最后,他的笔尖重重点在纸上。
“沿溪乡,我们当然要去。但不是去水库,不是去看他们安排好的项目地。我们去下游的几个村子,那些因为上游企业偷排污水、农田灌溉都成问题的村子。我们不发通知,不要乡干部陪同,就我和您两个人,直接去村民家里,看他们的水缸。”
曲元明放下笔,将那张写着全新路线的纸,推到李如玉面前。
“他们想让我们看假的,我们就去看真的。他们想让我们疲于奔命,我们就直插他们的心窝子。”
李如玉看着那张纸,再看看曲元明。
窗外的阳光照进来,落在他年轻的脸上。
把他放到自己身边,或许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曲元明感觉到了她的注视,那目光灼热,让他有些无措。
他抬起头,正好撞进李如玉的眼眸里。
四目相对。
曲元明的心跳漏了一拍。
他下意识地错开了视线。
几乎是同一瞬间,李如玉也被烫了一下,转过头看向桌上的那张a4纸。
“咳。”
李如玉清了清嗓子。
“就按你说的办。”
她将那张纸推了回去。
“从现在开始,到考察结束,整个行程的安排、协调、保密工作,全权由你负责。县委办、县zhengfu办,包括下面所有乡镇单位,你随时可以调动。谁敢阳奉阴违,或者走漏了风声,你直接告诉我。”
“是!保证完成任务!”
……
临近下班。
曲元明已经打完了几个必要的电话,初步安排好了明天突击检查红旗厂的准备工作。
李如玉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,站起身伸了个懒腰。
她看了看还在忙碌的曲元明。
“走吧,别忙了,今天辛苦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