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湖湘文学

湖湘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哈哈哈,大明 > 第 5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

第 5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(2 / 3)

就是那个顾全没有眼色,坐在那里不离开。

望着大家都跟着出去了,余令不想去,他此时迫不及待的想看戚少保的书。

秦家所赠的两本书分别是《纪效新书》和《练兵实纪》。

余令这些年一直在找戚继光的书,奈何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。

一听找戚少保的书,统一回复都是没有。

这事要怪就怪万历。

他把自己的老师张居正抄家了,皇帝释放了这么一个信号.....

而作为张居正爱将的戚继光自然也被朝堂上的那群人给记恨上了。

他被当作“张党的残余”进行了清算,晚年凄惨至极,

朝堂上的那帮子人也奇怪,明明嘴上把戚少保贬低的一文不值。

私下里却把戚少保撰写的两部军事书籍当作了珍藏。

躲在家里偷偷的看,拆开来当作自己的心得,偷偷的让自己家里的子嗣学。

种种原因汇合到一起,戚少保所写的两本军书在市面上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。

要么是不敢印刷怕被清算。

要么就是那群人怕被更多人的看到。

余令粗略的翻看了一下,这两本书写的是两种不同的作战训练体系。

《纪效新书》主讲的是水战以及平倭寇,是戚继光对于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。

开篇第一句话就是“兵之贵选”。

《练兵实纪》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所写的治军经验,这本书主要写如何跟关外的鞑子作战。

如何大兵团练兵。

这两本书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兵书,而是戚少保他练兵的经验,是实用型,侧重于实战和因地制宜。

余令一看就迷上了。

这两本书秦良玉应该是完完整整地细读过,在空白处她还写有自己的心得。

像小学生做笔记一样写的很认真。

余令知道现在不是看书的时候,忍着性子把书放到一边,深吸一口气之后打开了秦良玉的亲笔书信。

信里内容很少。

多是慰问和嘘寒问暖,中间还夹杂着马祥麟对自己说的话,他借着信件问自己什么时候去他家玩。

在信的最后,余令看到了秦良玉加重笔迹的三个字。

多读书。

信余令很快就读完了,很普通的一封信,可余令的心却是暖暖的。

自己一个毛头小子,能让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嘱咐多读书。

余令决定把这封信好好地珍藏起来。

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,不用想,一定是那些官员回来了。

余令拍了拍脸,挤出笑容,准备继续去做自己该做的活。

倒水,倒水,倒水……

.......

京城里苏家的院子也热闹了起来。

二十匹矫健的军马一字排开,仆役忙忙碌碌地往马儿身后的车架子上堆放各种箱子,然后用麻绳绑得紧紧的。

苏怀瑾跪在苏家老爷子面前。

在两人之间的地砖上,瓷器碎片遍地都是,这样的场景几乎每隔几日都会上演一回。

父子两人大眼瞪小眼,谁也不服输,谁也不低头。

“为什么偏要我去长安府!”

苏家老爷子叹了口气,怒喝道:

“蠢货啊,你去年都及冠了,你不去外面转一圈,我死了,千户之位你能坐稳?”

“要去那也该去辽东,那才是男儿立功的地方!”

苏老爷一听这话气的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逆子。

熊廷弼去了辽东,辽东巡抚赵楫和辽东总兵李成梁丧权辱国已成事实。

清河堡到鸦鹘关失地七十里,孤山新堡失地八十里,宽奠、大奠、永奠、长奠、新奠五堡失地三百里。

六万四千余军民内迁,死伤无数,为了内迁,辽东总兵李成梁把刀子砍向了自己人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