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纮带着几分侥幸,上前反驳道:“使者此言差矣!
汉家天子乃天下共主,我主是天子亲封的吴侯。
即便曹公失败,我主只需遣使上供,恪守臣节,仍不失公侯之位。
何必要用江东儿郎的鲜血,去解曹公之危?”
这话看似温和,实则暗藏投降之意。
无非是说“江东大不了到时归降朝廷,照样能保富贵”。
倘若是刘璋那种暗弱无能之辈,或许也就这么认了。
可孙策何许人也?
人称江东小霸王,赤手空拳打下扬、荆二州,麾下坐拥雄兵二十万之众,谋臣良将如雨。
又有长江天险为屏,进可攻退可守,怎会甘心投降朝廷,做个富贵闲人?
程昱心中冷笑,却不直接点破,只等着孙策开口。
果然,孙策猛地一拍案几,目光如炬地看向程昱:
“使者既出大言,必有方略,不妨直言,究竟如何能解江东之危?”
程昱见孙策上钩,心中暗自松了口气,拱手道:
“如今朝廷大军皆被我主与袁熙牵制在关中、并州,其后方必然空虚。
将军可遣一军攻取巴蜀——益州乃天府之国,若能占据此地,便能全据长江天险,西可拒朝廷,东可窥中原,岂非长久之计?”
“益州虽空,然蜀道难行,易守难攻。”孙策眉头微蹙,显然也考虑过这一点。
周瑜适时开口,语气带着几分试探:“今曹公倾尽大军攻伐关中,中原定然空虚。
相比益州的崇山峻岭,中原一马平川,无险可守。
我江东何必舍易求难去取西川?直接攻略中原,岂不更加有利?”
这一问可谓刁钻,若是程昱答不好,此前的铺垫便会功亏一篑。
但程昱早有准备,从容道:
“我军中士卒皆为中原人士,江东若攻中原,曹军上下必然同仇敌忾,视江东为死敌。
届时我主只能撤兵回防,大将军刘浪,非乃无谋之辈,必然不会追击。
到时朝廷便可坐山观虎斗,等我主与江东两败俱伤,便是你我两家败亡之日!”
接着程昱话锋一转:“若将军攻伐益州则不同。
蜀道难行,朝廷即便想驰援,也难以快速抵达;
即便将军一时未能拿下益州,朝廷也难以从巴蜀出兵攻打荆州,江东可立于不败之地。
一旦将军成功占据益州,我主拿下关中,袁熙平定并州,三家便可共分天下,各自成就基业,如此良机,将军岂能错过?”
“共分天下……”
孙策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,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野心。
他年少成名,凭一己之力平定江东,本就不甘屈居人下,
程昱描绘的“三分天下”蓝图,恰好击中了他心中最深处的欲望。
不等程昱再劝,孙策猛地一拍案几,霍然起身,朗声道:
“好!便依使者之言,江东即刻整兵,出兵巴蜀!”
殿内文武皆是一惊,张昭刚想上前劝阻,却被孙策一个眼神制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