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邺城,漳水滔滔,西风烈烈。
在派出部队南下支援后,见到对面龟缩城内据守的曹魏部队,居然敢冒头,士颂也丝毫不客气。
他让黄忠,徐晃,甘宁,唐瞬四人率军出阵对峙。
对面的曹军,背靠邺城和漳水,沿河列阵,绵延数里。
中军大旗下,宗亲将领曹肇银甲白袍,手持长枪,目光如电。
他的盔甲在昏黄的阳光下泛着冷光,胸前的护心镜映出对面楚军如林的旌旗。
“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吗?”曹肇心中默念,握枪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。
在想起从前曹操在的时候,那时候的他,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郎,那时候他还常常惋惜,觉得神武的曹操,已经扫平了天下,让他没有了立功的机会。
可现在呢?
立功的机会倒是多,但自己却没有那扭转乾坤的能力。
自己手上的枪,不过一人之敌,即便是有学一些兵法,勉强算得上是学过“万人之敌”的技术。
但在这种数十万大军搏杀的国战战场上,依旧还是那么的微不足道。
“诸葛亮的谋划,到底行不行?”
他的心中,不仅仅担忧着诸葛亮没有给他们曹魏说清楚的谋划,更在担心,若是诸葛亮的谋划真的成功了,真的击退了楚军。
但那之后呢?
这次能依靠诸葛亮来帮自己谋划,以后呢?
司马懿狼子野心,已经半割据了幽州,宗亲之中,最具谋略,能让司马懿有所顾忌的邓王曹冲,已经死在了黎阳。
以后得曹魏,军国大事,能有谁能做出这种大略决断?
田豫?钟繇?朱铄?孟达?
曹肇摇了摇头,这些人都有太明显的缺点。
而且,最为重要的一点,这些并非夏侯诸曹之人,已经有一个司马懿的前例了,曹魏已经没有更多的本钱来冒险了。
“若是陛下并未意志消沉,该多好啊。”
想到这里,他默默回头看了一眼那模糊的邺城城头。
此时此刻,曹丕带着曹叡,钟繇,卫觊,阎圃,路粹,王肃,郭奕等曹魏文臣,应该都站在城楼上,远远地眺望着战场的局势。
想到这里,他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。
若是此战得胜,击退西楚,或许陛下真能振作起来。
随即,他心中又有了另外一个荒唐的想法,那就是,倘若败了呢?
自己身后的三万中军,可是曹魏最后的家底了。
看看自己身边的两人吧,许仪带着一半虎卫营的人都在这里列阵了,张虎更是带着他们老张家最后的家底了。
这种情况,不仅仅在自己中军军阵这里,左右两翼的军阵,几乎都是这种情况。
今日诸葛亮的谋划若是不成,社稷倾覆就在眼前。
但他们曹魏不得不信一次诸葛亮,否则,他们连搏一次的机会都没有。
曹魏左侧阵中,朱铄眉头紧锁。
他统领的四万军队只有两万人,是经验丰富的老兵,其余都是临时征召的辅兵。
这些人中,有原本是河北世家门阀的仆从曲兵的,也有被“征募”来的壮丁。
甚至一些年轻的士兵,紧张二字都直接写在脸上了,握兵器的手在微微发抖。
“将军,楚军训练有素,军械精良,此战,若是能配合季汉的谋略,只牵扯西楚主力大军的注意力,而不和西楚军队开战,才是最好选择。”
身旁的牵招低声分析道。
若是论军事经验,曹军左翼的指挥,应该交给牵招才是。
但这种时刻,“四友”之一的朱铄,在邺城内,显然更加值得信任。
朱铄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:“事已至此,也不要太过于侥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