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尝尝。”
王师傅喝了一口。
“甜的。”
张援朝又指向另一杯。
“你再尝尝这个。”
王师傅又喝了一口。
“这个也甜。”
“味道有区别吗?”
“好像……没什么区别。”
张援朝拿出一支小巧的、笔一样的仪器,伸进第一个烧杯里。
仪器上显示出一个数字。
他又把仪器伸进第二个烧杯,显示出另一个数字。
“看到了吗?”
张援朝指着仪器。
“这两个样本的糖度,差了百分之三。第一个,是我们标准的甜度。第二个,就是会让口感发腻的甜度。你的舌头尝不出来,但仪器可以。消费者喝多了,就能感觉到差异。”
他又指着墙上的记录表。
“你每半小时记录一次,就能保证每一桶原液,都在这个标准的甜度范围内。出了问题,我们也能立刻知道,是哪一锅糖浆熬得不对,还是哪个阀门出了故障。”
“我们不是在折腾人,王师傅。我们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做的东西。”
王师傅看着张援朝认真的样子,又看了看那支神奇的“笔”,没再说话。
但抵触情绪依然存在。
这天,李子明巡视车间,正好看见一个年轻工人,草草地在记录表上划了几个勾,就准备把一批果汁装箱。
张援朝正好也在,他走过去,拿起记录表。
“你的取样瓶呢?”
那个工人支支吾吾。
“忘……忘了拿了。我看颜色都对,就……”
张援朝的脸沉了下来。
“重做。”
“张总工,这……这就为这点小事?”
“这不是小事。”
就在这时,李子明走了过来。
他没有批评那个工人,而是看向车间里所有的人。
“产量重要,还是我们‘峰牌’这两个字重要?”
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嘈杂的车间。
工人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。
“我跟大家保证,因为执行质量标准而影响的产量,不计入你们的绩效考核。但是!”
他加重了语气。
“如果因为不遵守标准,让一瓶不合格的产品流出这个厂门,从这个犯错的工人,到他的班组长,再到钱厂长,张总工,最后到我李子明,我们所有人,都要负责任!”
他停顿了一下,接着宣布。
“为了支持质量检测部的工作,我已经批准,从德国采购一台分光光度计,和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。钱,我来出。我只要一个结果,那就是从我们厂出去的每一瓶饮料,都是最好的!”
“德国的设备”这几个字,让所有工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那得多少钱?
为了几瓶汽水,用上这么金贵的东西?
所有的抱怨和不理解,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。
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。
张援朝的质量标准,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。
车间里,争吵声少了,讨论声多了。